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2009-1224 我的靈魂 ~ 李家同






在柏克萊念博士的時候,交到了一位美國好朋友,他叫約翰,我當時是單身漢,他已婚,太太非常和善,常找我到他家吃飯,我有請必到,變成他們家經常的座上客。約翰夫婦都是學生,當然收入不多,可是家裡卻佈置得舒適極了,他們會買便宜貨,收集了不少的瓷娃娃,有吹喇叭的小男孩,有打傘的小女孩,也有小男孩在摸狗等等的娃娃,滿屋子都是這種擺設,窗臺上更是放了一大排。我每次到他們家,都會把玩這些瓷娃娃。約翰告訴我他們的瓷娃娃都是從舊貨店和舊貨攤買來的,有一天,我發現一家舊貨店,也去買了一個瓷娃娃,是一個高高瘦瘦的少女,低著頭,一臉憂鬱的表情




等約翰夫婦再請我去的時候,我將他帶去,他們大為高興,告訴我這是西班牙Lladro娃娃,這家名牌公司的娃娃個個又高又瘦,也都帶著憂鬱的表情。他們一直想要有這麼一個娃娃,可是始終沒有看到,沒有想到我買到了。



我們先後拿到博士以後就各奔前程,約翰的研究是有關感測器,畢業後不久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用感測器作一些防盜器材,他很快地大量使用電腦,生意也越來越大,成為美國最大的保全系統公司的老闆。由於中東問題,美國飛機好幾次被恐怖分子所劫持,約翰的公司得了大的合約,替美國大的機場設計安全系統,大概畢業二十年以後,他的身價已是快四億美金。



有一年,我決定去找他,他欣然答應接待我,那時已近耶誕節,我先去他的辦公室,他親自帶我去看他的系統展覽室,我才知道現在的汽車防盜系統幾乎都是他們的產品,體積極小,孩子帶了,父母永遠可以知道他在那裡,我也發現美國很多監獄都由他們設計安全系統,以防止犯人逃脫。

看完展覽以後,約翰開車和我一起到他家去。那一天天氣變壞了,天空飄雪,約翰的家在紐約州的鄉下,全是有錢人住的地方,當他指給我看他的住家時,我簡直以為我自己在看電影,如此大的莊園,沒有一點圍牆,可是誰都看得出這是私人土地,告示牌也寫得一清二楚,有保全系統,閒人莫入,約翰告訴我他的家有三層紅外線的保護,除非開飛機,否則決不可能闖入的,如果硬闖的話,不僅附近的警衛會知道,家裡的挪威納犬也會大舉出動,我這才知道約翰的公司會代人訓練這些長相兇猛的狗。



約翰的太太在門口迎接我,我們一見如故,他們的家當然是優雅之至,一進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明朝的青花瓷花瓶,花瓶裡插滿了長莖的鮮花,後來才發現約翰夫婦愛上了明朝的青花瓷,滿屋子都是,他們的壁紙也一概用淡色的小花為主,好像是配這些青花瓷。我住的客房,附設了一個浴室,這間浴室的洗澡盆和洗臉盆都是仿製青花瓷,約翰告訴我這是他從日本訂作來的,他還訂作了一個青花瓷器,一按,肥皂水就出來了,浴室的瓷磚來自伊朗,也是青色的,聽說伊朗某一皇宮外牆就用這種瓷磚,我不敢問他們是否這也是訂作的。



這座豪宅當然有極為複雜的安全系統,我發現,入夜以後,最好不要四處走動,恐怕連到廚房裡拿杯水喝都不可能,必須打電話給主人,由他解除了系統,才可以去。約翰家裡靜得不得了,聽不到任何聲音,可是每隔一小時,他們的落地鐘就會敲出悅耳聲音,這個鐘聲和倫敦國會大廈的大鵬鐘一模一樣。



約翰唯一的女兒在哈佛念書,那一天要開車回來,到了六點,還沒有回來,他們夫婦都有點不安,原來這個女孩子厭惡有錢人的生活方式,開一部老爺車,也不肯帶行動電話,他們擔心她老爺車會中途拋錨。我們一直等到八點,才接到女孩子的電話,果真她的車子壞了,可是她現在安然無恙,在人家家裡,要約翰去接她。



約翰弄清楚地址以後,就要我一起去接他女兒,雪已經下得很大了,他女兒落腳的地方是一幢小房子,屋主是個年輕的男孩,一臉年輕人的稚氣表情。



他女兒告訴我們,她車子壞了以後,就去呼救,沒有想到家家戶戶都裝了爸爸公司設計的安全系統,使她完全無法可施。總算有一家門口有一個電話,可是屋主坦白地告訴她,屋主本人是一個弱女子,在等她丈夫回來,不敢放她進去,因為她不知道會不會受騙。她女兒說當她被拒的時候,她相信家家戶戶都在放聖誕音樂,平安夜,聖善夜,聖誕節應該是充滿了愛與關懷的日子,可是她卻被大家拒於千里之外,虧得她最後找到了這一座又破又舊的小房子,她知道這座小房子是不會用安全系統的,果然也找到了這位和氣而友善的屋主。



這位年輕的男孩子一面給我們熱茶喝,一面發表他一個奇特的看法,他說家家戶戶都裝了安全系統,耶穌會到那裡去降生呢?可憐的聖母瑪利亞,可能連馬槽都找不到。



約翰聽了這些話,當然很不是滋味,於是他一再謝謝這位好心的年青人,也邀他一起去吃晚飯,年青人一聽到有人請他吃晚飯,立刻答應了,我想起我年青的時候,也是如此,從未拒絕過任何一頓晚飯的邀約。



晚餐在一張長桌上吃的,夫妻兩人分坐長桌的兩端,一位臉上沒有表情穿制服的僕人來回送菜,每一道菜都是精點,每一種餐具更是講究無比,可是我想起當年我們在約翰家廚房吃晚飯情形,我覺得當年的飯好吃多了。約翰的女兒顯得有點不自然,那位年青人卻是最快樂的人,有多少吃多少,一副不吃白不吃的表情,吃完飯,已經十點了約翰的女兒將年青人送走了。我卻有一個疑問,那些可愛的瓷娃娃到那裡去了?我不敢問,因為答案一定是很尷尬的。



第二天約翰送我到機場,他似乎稍微沉默了一點,下了汽車,他碰到另一部汽車,立刻警鈴大作,這又是他的傑作,自作自受地,我假裝沒有聽到,可是我看到他一臉不自然的表情。他也無法送我去候機室,安全系統規定送客者早就該留步了。



一年以後,我忽然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一則消息,約翰將他的公司賣掉了,他一夜間得到了四億多美金,他的豪華住宅賣了五百萬美金,約翰在記者會上宣布,他留下一個零頭,用四億多美金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基金會的董事們全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他不是董事,他也不會過問這個基金會如何行善,他完全信任這些董事們。



幾天以後,約翰夫婦不見了,他的親人替他們保密,他的女兒已和那位年青結了婚,到非洲去幫助窮人了,這位科技名人就此失蹤了。



可是我有把握約翰會找我的,因為我們的友誼比較特別,果真我收到他的信了,他告訴我他現在住在英國一個偏遠的鄉下,這裡沒有一家人用安全系統,他給我他的電話和地址,可是他故意不給我他的門牌號碼,他叫我去找他們夫婦二人,而且他說我一定會找到他家的。



我找了一個機會去英國開會,也和約翰約好了去看他的時間,下了火車,我找到了那條街,那條街的一邊面對一大片山谷,沒有一幢房子,所以我只要看街的另一邊就可以了。我在街上閒逛,忽然看到一幢房子的落地大玻璃窗與眾不同,因為這個窗臺上放滿了瓷娃娃,好可愛的瓷娃娃,我想這一定是一家舊貨店,我想起約翰夫婦喜歡瓷娃娃,決定進去買一個送他們,沒有想到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我看到約翰在裡面,這不是舊貨店,這是他們的家,只是他們的家完全對外開放,又放滿了瓷娃娃,才使我誤解。



約翰夫婦熱情地招待我,他們的家比以前的豪宅小太多了,據他們說,這座小房子比他們當年佣人住的房子還小,也比他們當年的花房小,我記起他們家在冬天也有如此多的花,原來是有花房的緣故。他們的明朝青花瓷器完全不見了,約翰夫婦將那些瓷器捐給了紐約的一家博物館,他們夫婦二人認為人類文明的結晶,應該由人類全體所共享。



他們的園子也小得很,可是約翰夫婦仍然在園子裡種了花草,他們的後園對一大片森林,約翰說據說當年羅賓漢就出沒在這一片森林裡,而他們所面對的山谷由英國詩人協會所擁有,他們不會開發這片荒原的,英國人喜歡荒原,約翰夫婦也養成了荒原中散步的習慣。



約翰告訴我為什麼他最後決定放棄一切。他的公司得到了一個大合同,改善整個加州監獄的安全系統,他發現了加州花在監獄上的錢比花在教育上的還多,而他呢?他越來越有錢,卻越來越像住在一座監獄裡面。



美國人一向標榜「自由而且開放社會,其實美國人卻越來越將自己封閉起來,越來越使自己失去自由。」約翰決心不再拼命賺錢,只為了找回失去了好久的自由。



約翰夫婦在附近的一家高中教書,這所學校其時有點像專科學校,約翰教線路設計,書館和實驗室,他太太在那裡教英文。約翰告訴我他們兩人的薪水就足足應付他們的生活了,因為他們生活得很簡單,平時騎自行車上班,連汽油都用得很少。



當我們坐下來吃晚飯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那座女孩子瓷娃娃放在桌子中間,他們當時念舊,捨不得丟掉那些瓷娃娃,可是替他們設計內部裝潢的設計師不讓他擺設這些不值錢的東西,現在那些值錢的東西都不見了,不值錢的瓷娃娃又出現了。



我總算吃到了我當年常吃到的晚飯,也重新享受到約翰夫婦家中的溫暖。我離開的時候約翰送我去火車站,他告訴我他還有一些錢,他的女兒不會要他的這些錢,等他和太太都去世了,他的錢就全部捐出去了。我說我好佩服他,因為他已經捐出他的全部所有,他忽然一笑,告訴我他仍然有一樣寶物,沒有捐掉。我對此大為好奇,問他是什麼,他說他要賣一個關子,他用一張小紙寫了下來,交給我,但叫我現在不要看,等火車開了以後再看,上面寫的是他不會捐出去的寶物!



火車開了,我和站在月台上的約翰揮手再見,等我看不見他以後,打開了那張紙,紙上寫的是「我的靈魂」。我坐在火車裡,不禁一直想著,有些人什麼都有,卻失落了自己的靈魂。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2009-1224 看美國經濟歷史想台灣發展



希望美國的經濟歷史有助台灣人思考自己的未來,我們不能一直用歷史的情緒來思考自己的未來.


一、獨立戰爭、禁運和1812年戰爭
1776
年,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但是獨立並沒有自然而然地帶來繁榮和發展。

獨立戰爭期間,由於對英貿易的滯阻,北美的製造業得到了一定發展,但從生產技術和產品品質看則仍遠落後於英國。

戰爭結束後,英國利用自身強大的製造業和商業優勢,

一方面對美國的出口實施嚴厲的商業限制,包括禁止美國貨進入西印度群島;

另一方面則向美國大量傾銷英國貨。

獨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運往英國的生鐵為3929噸,1791年下降為797噸。煙草、稻米、藍靛等大宗農產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帶累商業和航海業停滯,造船業衰落。據統計,從1784年到1786年,美國從英國進口的貨物總值約為760萬英鎊,而同期美國向英國出口則僅為249萬英鎊,逆差高達521萬英鎊。出口萎縮、市場縮小,使價格大幅下跌,商人、農場主紛紛破產,債務鏈條破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動盪,許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最著名是的謝司起義。

在美國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稱為危機時期。從競爭的觀點來看,其實質是英國挾裹著其市場競爭的強者優勢對新獨立的弱小的美國進行打擊,以經濟殖民來代替政治、軍事殖民。

危機給美國上層社會帶來了廣泛的衝擊,美國向何處去一時成為報紙和小冊子所討論的焦點。在一片喧囂聲中,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大聲音至今仍清晰可辨。

推崇自由貿易多為南部大種植園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機時期,南部大種植園主兼併了大量小農的土地,鞏固了競爭地位,他們雖然對英國限制出口不滿,卻得益於優質廉價的工業品。因此他們主張自由貿易,一方面要求英國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試圖擺脫英國的商業壟斷,開拓南歐、北歐市場及其他全球市場,同時則加快向西部擴張,將西部廣袤的土地變為農產品的生產基地,以增強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

北部大商人也主張自由貿易,因為他們的利益得益於對外貿易的擴大,無論進出口是否出現逆差,只要貿易總額上升,就少不了他們的利潤。

主張貿易保護者成份比較複雜,既有保衛獨立戰爭成果的愛國主義成份,又有在謝司起義前鞏固統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國打擊最沉重的廣大小農,又有為數不多的製造業主。由於當時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國的經濟侵略,因此,主張增強邦聯政府力量、加強貿易保護的代表,財政部長漢密爾頓事實上控制了政府決策。漢密爾頓認為英國的力量來源在於製造業,因此美國必須重視製造業的發展。而要發展製造業,則必須有政府保護。

他指出需要政府保護的三個理由,一,外國政府對製造業有保護和獎勵;二,農業國居民出於習慣往往不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熟悉的職業;三,製造業國在技術、資金、市場方面已經具有優勢,這就使最新建立製造業的國家與製造業已成熟的國家在平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行的。

遺憾的是,儘管漢密爾頓提出加強聯邦政府權力、重視製造業、提倡貿易保護的一攬子方案,但由於當時美國社會經濟結構由依附於英國的種植園主和大商人主導,故唯一落實的是加強了聯邦政府權力,建立了財政稅收制度,恢復了公共信用,順利發行了新國債,使聯邦政府不再有名無實。

然而漢密爾頓所珍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卻未得到推行,1789年的的關稅法案規定進口稅率僅為9%,遠不足以保護新生的製造業。

英國知道自己的競爭優勢所在,一開始就禁止機器和技術以及技術人員外流。由於西部土地的吸引,美國工人的工資平均又比英國高1/31/2。加以英國企業主資金雄厚,有現成的銷售網路等因素,使美國製造業舉步維艱。1801年的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資於製造業,僅占總數的2.4%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美國很難擺脫後來中南美洲各國的命運,成為歐洲工業國的附庸。

因為主宰著獨立後美國社會的是大農場主和大商人,他們都從依附地位中獲益。發展製造業的每一個重大措施都與這個既得利益集團相抵觸,徵收高關稅首先種植園主要花更多的錢購買歐洲的工業消費品,如果對方實施報復性措施,則還會連帶出口下降,價格下跌,收入減少。在這種社會經濟結構中,資源越豐富就越可以依賴開發資源來獲取收益,就越缺乏發展製造業的動力。傑弗遜的自由貿易主義和農業國之夢,正是建立在對美國豐富資源的依賴上。這個甜美、舒適的夢完全有可能將美國的製造業膩死。

正當美國迷迷糊糊地做著西部農業夢的時候,英國的軍艦的炮聲把它驚醒了。

1807
年,英國為與拿破崙作戰,炮擊美國戰艦切薩皮克號,強征艦上海員。此舉激起了強烈的反英愛國情緒,180712月,美國國會通過《禁運法案》,禁止一切船隻離開美國前往外國港口,意在用中斷對英國的農產品供應來教訓英國。不料,禁運不僅沒能給英國造成傷害(英國可以從世界其他國家進口糧食,本國也生產糧食),反而使美國經濟全面癱瘓。

禁運充分暴露了美國經濟的殖民性和依附性。1807-1808年,美國出口下降88%,進口下降59%,航海業瀕臨破產,大批海員失業,北部的大小商人損失慘重,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小農場主和小業主紛紛破產,工業消費品供應發生嚴重困難,關稅收入急劇減少,財政出現巨額虧空。

在強大的壓力下,《禁運法案》不得不在1809年初取消。然而,正是這個禁運風潮,使美國製造業得到了空前發展,至1810年製造業的生產總值達到1.2億美元,相當於禁運前出口總額的2/3

禁運使國內製造業不再面對國外競爭,工業品價格上漲又使製造業利潤大增,航海業、對外商業的蕭條促使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製造業。

更重要的是,禁運使美國人初步懂得了製造業對於民族獨立和國家強大的重要性,從而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擺脫經濟的依附性帶來了第一線光明。但是,就在普通美國人得出上述結論時,作為權力結構核心的部分大農場主和商人卻增強了依附性,更害怕與英國打貿易戰。

因此,禁運結束剛後,財政部長加勒庭提交國會一份《關於製造業的報告》又被擱置了。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美國的讓步並沒有換來英國的回報,英國繼續劫掠美國船隻。

再加上美國國內西部擴張主義者的鼓動,1812年,美英正式交戰。

這場戰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和禁運十分相似,對外貿易和航海業陷入長期蕭條和停滯,而製造業卻飛速發展,對英國霸權構成了真正威脅。

戰爭結束後,英國商人不惜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北美傾銷商品,英國國會和政府則在一旁積極支持,布魯厄姆勳爵在英國下院稱:為了把美國在戰爭期間產生的幼稚製造業扼殺在搖籃中,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受些損失也是值得的。

但英國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得逞。

這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當時英國的技術還是相對簡單、容易掌握、也容易改進的技術,美國製造業在技術上已經並非處於絕對劣勢;其次,從規模上看,美國製造業已經有相當實力,而且也得到了國內金融勢力的支援;第三,1816年美國頒佈了第一個保護關稅法案,製造業品的平均稅率驟升至25%。此後,直至十九世紀末,貿易保護主義一直是美國的經濟政策的基調。

由此可見,1807年禁運和1812年戰爭實際上是美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捩點。

沒有這兩場戰爭——戰爭是最極端的保護主義,和由此而來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美國很可能成為另一個巴西,而世界歷史的面貌也將大不相同。

遺憾的是,無論中國還是美國的美國史學界都沒能充分注意這一轉捩點的重大意義。

其原因恐怕是,無論中外理論界還是史學界,都沒能擺脫某種歷史必然論、歷史決定論的思維模式。如果每一個國家最終都能走上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或都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那麼也就不存在轉折問題了,最多只有曲折。

二、南北戰爭
擺脫弱者地位的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鬥爭和曲折。

由於當時英國的強者地位並非象今天的美國那樣突出,它先是沒能阻止美國獨立,後是沒能在1812年戰爭中重新佔領美國(由於英國顧慮歐洲大陸重啟戰爭),再是沒能在戰後搞垮美國經濟。

但這並不等於英國、法國等歐洲強國就此承認美國的崛起,而是在繼續伺機壓制美國。

就美國國內而言,從原有的殖民地型社會經濟結構,向以製造業集團為中心的自主型社會經濟結構轉變,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突和鬥爭。

大商人集團、航海集團、南部種植園主和北部製造業集團之間,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之間的矛盾仍然時起時伏,構成了地方主義與國家主義(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奴隸制和廢奴主義,新申請州是否向奴隸制開放,以及民主黨與共和黨鬥爭等諸多重大矛盾的核心。隨著這對矛盾逐漸統攝國內的各種矛盾,矛盾逐漸從經濟領域延伸到政治、文化、宗教等領域,社會情緒越來越激動,直至爆發南北戰爭[1]

事實上,儘管通過禁運和戰爭確立和關稅保護原則,美國工業一時間還很弱小。

1820年以前,作為工業化最重要的部門的鋼鐵業,其鐵產量比殖民地時間還少。鐵礦的開採、冶煉和鐵器業完全被英國所主之宰。第一個真正對鋼鐵工業起到保護作用的關稅是1824年的關稅,其後是1828年的關稅。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自由貿易集團控制了政權,降低了關稅,鋼鐵業生產很快就停滯、滑坡;1842年參議院決議恢復高關稅,鐵產量又直線上升。

如此,自由貿易路線和貿易保護路線反復鬥爭,鋼鐵業也反復漲落,直至林肯上臺,把關稅提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從而最終建立起了強大的鋼鐵業。

總的來說,關稅的爭奪戰越來越對貿易保護主義者有利,主張自由貿易的南部種植園主、北部進出口商和航海集團則滿腹牢騷。

北部進出口商業利益的代言人如麻塞諸塞州的丹尼爾·韋伯斯特始終反對高關稅,南部則把1828年的高關稅稱為可憎的稅率,特別是南卡羅來納州。為了反對高關稅,南卡羅來納州不惜脫離聯邦。

為此,它提出了憲法公約論,即認為州創立了聯邦,當中央政府的決定不符合州的意願時,州有權作出自己的決定。

1832
7月,在自由貿易者的強大壓力下,國會通過了新關稅法案,比1828年的關稅有所下調,但仍不能滿足南卡羅來納州的要求。

同年11月,南卡羅來納州召開州代表大會,宣佈國會通過的關稅法無效。如聯邦政府採取強制措施,則南卡羅來納州將脫離聯邦。

面臨聯邦分裂的形勢,國會不得不再次通過妥協性法案,擴大免稅商品種類。

妥協是達成了,但矛盾並未解決。自由貿易者和貿易保護主義者在一次次的較量中慢慢廓清了陣營,形成了以南部種植園主為核心和以北部製造業集團為核心的兩大派別。

在世界範圍的廢奴主義運動的推動下,這兩大派別的鬥爭又進一步激化為蓄奴州和自由州的鬥爭。這兩大派別都希望控制參眾兩院、政府和最高法院。由於各州的參議員人數相等,而南北兩派所控制的州數相等,兩派力量在參議員勢均力敵。這時如果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則該南部就能控制參議院。因此,一個又一個新開發地區被批准為新州之日,也就是兩大派別一次次較量之時。

每一次,出於維護聯邦的考慮,雙方都達成了妥協,如1820年的1820年的《密蘇裏妥協》,《1850年妥協》等。

1850年妥協》中,北方限制了奴隸制的擴張,同時也向南方承諾了嚴厲的《緝奴法》,從而維護了脆弱的南北政治均勢。但每一次妥協都醞釀著矛盾的進一步激化,《1850年妥協》被稱為火山口上的壺蓋

此後,南北雙方鬥爭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在1854年堪薩斯州問題上,兩大派別發生了武裝衝突。這是南北戰爭的前奏。

[1] 1800
年以前的兩大黨是聯邦黨(漢密爾頓的黨)和民主共和黨(傑弗遜的黨),至1800年聯邦黨下臺,不久後瓦解,此後二十多年之內基本是民主共和黨一黨獨大,1830年,民主共和黨分裂為民主黨(即現在的)和輝格黨,50年代,輝格黨瓦解,從民主黨和輝格黨內分裂出以北方、主張廢奴為背景的(即現在的)共和黨。

一)反托拉斯

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後,美國出現的第一次政府干預是共和黨希歐多爾-羅斯福的反托拉斯,希歐多爾有托拉斯轟炸機的稱號。

謹小慎微的塔夫托幾乎無所作為,最後和希歐多爾-羅斯福分道揚鑣;

民主黨的威爾遜繼續高舉共和黨人希歐多爾的旗幟,反對托拉斯,制定了著名的著名的克萊頓反托拉斯法。

以上是第一階段的國家干預。

(二)自由放任

1921
年,共和黨人哈定入主白宮,揭開了哈定--柯立芝--胡佛的時代。

哈定對威爾遜的政策非常不滿,主張回復常態,是自由放任再次興起。
柯立芝信奉只要政府什麼事都不做,80%的問題就會自然解決
胡佛極力主張放任自由,他自己也是個人奮鬥的成功典範。

三任總統自由放任的結果是,給美國帶來了30年代的大蕭條!!!

胡佛這個詞從英雄的代名詞變成了罵人的首碼。

胡佛任期結束時的1933年的GDP414億)大約下降到了1929年(868億)的50%

(三)羅斯福新政

1934
年民主黨佛蘭克林-羅斯福上臺後,實行了新政,對經濟實行強力的國家干預,首先挽救銀行,然後開展農業復興和工業復興,制定了旨在保護窮人和勞動者的瓦格納法、社會保障法,開展大規模救助,聯邦政府興辦公共事業等。

羅斯福的新政,為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摸索出了一條延長壟斷資本主義生命的可行途徑,也就是大力發展非法西斯主義的、走所謂福利國家道路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羅斯福去世後,杜魯門開展公平施政,在經濟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羅斯福的國家干預政策。

前後2520年,這是第二階段的政府強力干預。

(五)艾森豪的現代共和黨主義

1953
年,共和黨艾森豪入主白宮,他們擔心新政以來大規模的國家干預,無異于滑向了社會主義,因此,他們極力試圖回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自由放任的狀態),

但美國的現實情況最終使得艾森豪政府接受了新政以來民主黨政府的社會經濟改革,走了一條完全不同于胡佛時代的新共和黨路線——一條中間路線。

50
年代的美國,出現了豐裕社會另一個美國現象,社會兩極分化仍然嚴重,貧窮仍沒有消除。50年代經濟增長緩慢,黃金外流,受到蘇聯的嚴重挑戰,黑人運動高漲。

(六)甘迺迪的新邊疆和詹森的偉大社會

1961
年,民主黨甘迺迪入主白宮。

在經濟政策上,繼續奉行凱恩斯主義,實行以減稅為主的長期財政赤字政策,同時實行雙重利率的廉價貨幣政策,以及在和平時期對工資和物價的非強制性管制。

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聯邦政府大大加強了對勞動力再生產的干預,以適應社會會發展和科技革命提出的新需要,使福利國家設計的範圍迅速擴大。

鑒於黑人運動來勢迅猛,國會通過了3大民權立法,從法律上取消了種族隔離制度。

甘迺迪發起的阿波羅登月計畫,使美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這是第三次政府干預,也是政府干預的最高潮。

(七)反對新政傳統的初步嘗試

1969
年,共和黨人尼克森入主白宮,它最初嘗試走一條完全不同于新政的保守主義路線,試圖對經濟、社會福利和政府體制進行大規模改革。

在經濟政策上,他幾度採取反凱恩斯主義的政策;
在社會福利上,他削減偉大社會專案,並提出取代聯邦社會救濟的家庭援助計畫;
在政府關係上主張改變權力集中於華盛頓的流向,實行所謂的新聯邦主義;
在民權問題上阻撓以校車接送學童方式消除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制。

這些政策的實施,到了1970年,工業生產回升乏力,失業率高達5.9%

這一切使尼克森不得不採取姑且一試的國家干預措施。197114,尼克森在電視上公開宣佈,他要用赤字財政政策來實現充分就業。尼克森任內幾次想擺脫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政策,但每次都不得不走回到國家干預的道路上來

2009-1224 房產投資分析



我們應如何判斷一個地產是否值得投資?
項目是否能夠提供正的現金流?
現金回報率有多少?

投資所需要支付的現金 -包括:
首期、
地產經紀佣金、
印花稅、
律師費、
修理和翻新的費用

每月現金流分析 -
a. 收入:租金收入
b. 支出:管理費、
差餉、
保險、
修理和翻新的費用、
物業稅、
房屋每月分期貸款

收入減去支出,於是得到每月的淨現金流,假如是正數的話則是最好不過。

現金回報率 -
等於 (每月正現金流 x 12) / 投資所需總金額

2009-1224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http://www.centadata.com/cci/cci.htm

投資者和買家需要一些指標去掌握香港地產市場價格的變動。中原城市指數是你一個很好的指標。

中原城市指數的創制就是要提供這樣的資訊,以作為一種反映香港地產市場變動趨勢 的參考指標。

中原城市指數” 是一 個每月發佈的指數。它是基於政府土地註冊處登記的住宅樓宇交易 紀錄編制,用以描述地產市場的價格變動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是一 個每周發佈的指數。它是基於在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的初步 合約成交價編制,用於反映最新的地產市場價格變動。

* 由於登記過程需時,利用土地註冊處的樓宇買賣價格數據編制而成的指數未能提供最新 的市場資訊。然而,利用臨時合約成交價數據編制的指數則可以反映地產市場最新的價格變 動。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在地產代理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0%,所以它的成交數據是能夠反 映市場的主要狀況的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

指數的基期 」為一九九七年七月的第一週

定義 呎價 = 每平方英呎成交價 

由於呎價會受景觀、方向和層數等因素影響,所以利用回歸分析方法來確定這些因素對呎價 的影響,從而計算屋苑的調整呎價 

由於一個屋苑的不同單位在質素上(亦反映在買賣價格上)是會有很大差別,使用調整呎價避 免了直接使用平均呎價可能引發的偏差, 最近期的調整呎價可用於屋苑單位價格的評估

指數是基於一系列的成份屋苑價格編制

「指數的基期」為一九九七年七月,基期指數定為100成份屋苑的選取準則  

-
有較高的成交總值
-
有較大的成交宗數
-
至少已在十二個月前入伙
-
在所屬地區具有代表性

一個成份屋苑的市值等於它的全部可銷售面積乘以它的調整呎價 

其它不同類別的指數,如屋苑指數、區域指數和豪宅指數等,皆可以通過合併指定類別中成 份屋苑價格編制


2009-1224 談用人之道



用人所長,避其所短。

美國南北戰爭初期,林肯總統先是選拔沒有缺點的人任北軍統帥。這些修養甚好、幾乎沒有任何缺點的統帥,卻沒有才華,一個個被南軍的將領打敗,連華盛頓都差點丟掉。林肯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他分析了對方的將領,從傑克遜起,幾乎個個都有明顯的缺點,同時又都有個人的特長。他得出了如下的結論——“李將軍能善用其手下的長處,打敗了自己任命的看來沒有任何缺點,同時也不具有什麼特長的北軍將領。為此,林肯毅然任命了酒鬼格蘭特為北軍將領,當時輿論大嘩,人們說昏君庸才,北軍完了。好多人晉見林肯,說格蘭特好酒貪杯,難當大任。林肯不為所動堅持任用格蘭特。事實證明,正是由於對格蘭特的任命,成了美國南北戰爭中北軍取勝的轉捩點。  

上述事例可以看出,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兩點,而不是一點。要如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對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全面地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辦好事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用人問題上,要注重用人所長,避其所短。




2009-1224-如何裝潢出一個理想的家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報 http://home.kimo.com.tw/allbuy888/

如何裝潢出一個理想的家,最好的撇步就是找到一個和你同調的設計師,解決您設計家的問題。 

生活在緊張繁忙的現代叢林裡,「家」不僅是棲身的避風港,更是能舒解身心、釋放壓力的心情出口。因此如何裝潢出一個理想的家,最好的撇步就是找到一個和你同調的設計師,解決您設計家的問題。 

找設計師其實不難,難在如何找到對味又了解自己需求,能落實在空間、施工品質好、價格合理、售後服務又完善的設計師。 

除了碰運氣,你還能事先做好功課!要在最短時間找到同調的設計師,您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著手: 

方法一:了解設計師的養成背景 

一般而言,設計師的養成若是出自建築設計及室內設計,對空間結構、空間感及動線較為擅長;出自藝術美學則對美感、色彩配置、氣氛及燈光的營造較為強調;出自營建工程相對地對施工品質與工程技術掌握較為精準;而沒受過學院正規教育的設計師,較常有天外飛來的創意表現。 

方法二:了解設計公司規模及其執業時間 

經驗的累積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接案愈多的設計師,相對地經驗愈豐富,更能從容不迫提供您各種更經濟實惠的建議。 

方法三:藉由設計師作品了解設計風格與品味 

通常口說無憑,想要了解設計師的設計風格及品味,當然直接從他的個案作品去感受,這種無聲勝有聲的直覺體驗是最真切的;你更可以藉此知道設計師擅長、偏好喜用的設計元素及設計強項為何?透過觀察去比對檢視這樣的風格是否就是自己所希望的。 

方法四:了解設計師平均接案的預算及坪數 

由於市場定位不同,設計師設定服務的客層也不同,各有其擅長設計的預算範圍,有些專供小坪數、有的長於規劃百萬以上別墅豪宅;因此事先了解屬意的設計師的平均接案預算與坪數,是否與自己所能付出的預算與規劃裝修的坪數相符,如此溝通起來也能較順利。 

方法五:聽聽看別人怎麼評論設計師 

光談是沒有用的,還要眼見為憑。要了解設計師的規劃能力、美感品味、施工品質,就一定要看過設計師的作品。空間照片通常只能看表面,若決定要將房子交給設計師,最好實地觀察曾經設計規劃過的空間,並藉機與其過去服務過的屋主聊聊天,除了可以了解設計師與屋主互動情形,若互動愉快,也代表設計師的後續服務能令人滿意。




2009-1224-住宅結構



住宅的結構是指住宅的承重骨架(如房屋的梁柱、承重墻等),其作用是保證住宅在使用期限內,把作用在住宅上的各種荷載或作用力,可靠地承擔起來,同時在保證住宅的強度、剛度和耐久性的情況下,把所有的作用力可靠地傳到地基中去。
    
住宅建築的形式由于有多種多樣,加上其房間面積大小、開間進深以及組合方式的不同,相應採用的結構也就有所不同。商品住宅的結構形式主要是以其承重結構所用的材料來劃分的。一般可以分為磚混結構、磚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三種形式:
    
(1)磚混結構住宅
磚混結構是指建築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墻、附壁柱等採用磚或砌塊砌築,柱、梁、樓板、屋面板、桁架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通俗地講,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磚墻承重的結構,又稱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 因為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結構是粘土磚,所以磚的形狀及強度就決定了房屋的強度。可以這樣說,磚的形狀越規則,砂漿的強度越高,灰縫越薄越均勻,砌體的強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長。
   
 磚混結構的優點主要表現在:


    ①由于磚是最小的標準化構件,對施工場地和施工技術要求低,可砌成各種形狀的墻體,各地都可生產。
    ②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學穩定性和大氣穩定性。
    ③可節省水泥、鋼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價較低。
    ④施工技術與施工設備簡單。
    ⑤磚的隔音和保溫隔熱性要優于混凝土和其他墻體材料,因而在住宅建設中運用得最為普遍。
    
(2)磚木結構住宅
磚木結構住宅是指建築物中承重結構的墻、柱採用磚砌築或砌塊砌築,樓板結構、屋架用木結構而共同構築成的房屋。這種結構的房屋在我國中小城市中非常普遍。它的空間分隔較方便,自重輕,並且施工工藝簡單,材料也比較單一。不過,它的耐用年限短,設施不完備,而且佔地多,建築面積小,不利于解決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
    
(3)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
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結構,如柱、梁、板、樓梯、屋蓋用鋼筋混凝土制作,墻用磚或其他材料施工建造的房屋。這種結構具有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耐火能力強、經久耐用等優點,並且房間的開間、進深相對較大,室內活動空間也相應增加,室內空間分隔較自由。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依其施工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與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兩大類。